到目前為止,您的朋友圈中最熱議的話題一定還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對於正常人來說,現如今最關鍵的事情依然是「科學預防」;嚴格減少外出的次數,如果外出一定要安全佩戴口罩,回家之後勤洗手等「防護要求」是我們應該做到的。這其中有一則預防細節還是要向大家反覆強調,就是「戴口罩」,口罩現在並不富裕,怎樣佩戴口罩更安全、合理?多長時間該更換一次口罩?再與您聊聊「口罩」,請您科學作為。
常見的口罩有好幾種,請選擇「具有防護性的靠譜口罩」:
生活中,我們可以見到的口罩有很多種,例如普通的棉麻布口罩、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以及醫用防護口罩(以N95口罩為例)。
預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請您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或者「醫用防護口罩」。
「醫用外科口罩」一般有三層,由外到內分別是防水層、過濾層和舒適層,最裡面的舒適層是一層無紡布;戴這樣的口罩可以預防呼吸道感染,但是無法擋住「霾類物質」。
N95型口罩(在NIOSH標準規定的檢測條件下,過濾效率達到了95%)等醫用防護口罩可以防護由患者體液或血液飛濺引起的飛沫傳染,和醫用外科口罩相比,醫用防護口罩的密閉性更好,建議大家儘量選擇「不帶呼吸閥的N95型防護口罩」。
此時這個「特殊時期」,不建議大家佩戴「普通的棉麻布口罩」,比如說紗布口罩、棉布口罩、帆布口罩等口罩,此類口罩的材質並不夠嚴密,並不能真正起到「預防感染」的目的。
口罩,多長時間需要更換一次?
首先,請各位明確,普通人並不需要一天到晚都佩戴著口罩;長時間佩戴醫用口罩會讓鼻黏膜變得更加脆弱,更嚴重者甚至會失去鼻腔原有的生理功能,影響自身強大的免疫力。在家或者在人口密度並不高的通風場所內,完全可以不佩戴口罩。
另外,從原則上來講,無論哪種口罩都具有「時效性」,需要定期更換。嚴格意義上建議每隔2—4小時就要更換一次口罩,口罩被汙染時更要馬上更換口罩。
但是,現實生活中口罩本身屬於「緊缺物品」,普通老百姓並不能確保能夠及時更換。對於N95防護口罩來說,只要我們可以合理保存,其完全可以反覆使用。
根據最新美國CDC對N95口罩使用的建議,如果口罩緊缺,可以考慮多次使用N95防護口罩,但是不建議超過5次。
科學佩戴「N95口罩」,有些細節要做到:
防護口罩雖然可以反覆使用,但要注意佩戴細節。佩戴口罩前後要完全洗手,避免將病毒、細菌等有害物質沾染到口罩內外表面;二次佩戴口罩過程中更是要特別注意。佩戴口罩要按要求「完全佩戴」,收緊鼻子上面的金屬卡扣,並進行適當的氣密性檢查。摘口罩要安全,不可以觸碰口罩的內外表面,用單手觸碰口罩的袋子摘下口罩。取下來的口罩要「妥善存放」,如果在家裡,建議可以放在通風且乾燥的地方晾乾,然後再裝入密閉乾淨的封口袋中;如果條件不具備,也可以直接放入乾淨的密封袋中。當然,如果您的防護口罩已經出現了明顯的破損和汙染,請立即更換口罩。
科學佩戴和使用口罩,這些細節需要大家明確並做到;特殊時期,特殊對待,希望每一個人都可以平平安安。
註:王思露原創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