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11最终原型的切面样版.
G11使用4.73×33毫米无壳弹,由包著弹头的推进火药被压成正方体而成,顾名思意并无弹壳,因此也没有抛壳口。全枪运用犊牛式设计,枪栓藏于枪托内,而弹匣则置于护木上方与枪管平行(与FN P90类似),子弹则与枪管成90度,弹头指向下方。
运作原理
编辑
G11进弹的运作图示
G11的运作原理上膛时,子弹被向下推进旋转式枪膛,然后旋转式枪膛旋转90度,使子弹与枪管平行并且弹头指向枪管,同时使击针扳到待发状态,如此上膛程序就已经完成。接著,扳机和击针击发子弹并将其发射,子弹加速时,后座力使枪管、枪膛、弹匣及相关机械组件在机匣内后移,后移的目的在单发及全自动模式是为了将后座能量消散以减少后座力,在三连发模式则会触动其他机械部件令其馀两发子弹在后移期间发射。当后移完毕时,三发子弹就已经发射出去,以实现在极短时间内完成发射三发子弹。当后移过程完成,枪管内的火药气体会推动旋转式枪膛继续旋转,完成将下一发子弹送入枪膛及馀下的上膛动作,并准备好再次发射。
若无法正常射击,射手只要上膛两次就能在紧急排弹口将有问题的子弹排出。
性能特点
编辑
G11的射击模式有3种:单发、三发点放及全自动连续射击。考虑到要尽量提高命中率及减少全自动射击时射速过高而浪费弹药的情况,G11的性能有下列特点:当处于单发及连发模式,在子弹加速时,整组机械(枪管、枪膛、弹匣及相关机械组件)在机匣内后移能消除大部份后座力,而全自动射击时,后移使发射周期增长,令射速被故意降低到460发/分钟,以减少不必要的弹药浪费,同时也减低后座力以改善可控性及提高命中率。
在三连发射击时,G11的射速达2,000发/分钟,即36发/秒,三连发所需时间只需1/18秒。如此短暂的时间,加上整组发射机械在机匣内后移产生缓冲作用,在后座力还未对机匣的指向有显著改变前,3发子弹就已经全数射出,确保了第2和第3发子弹的精确度与第1发不会相差太多,因而提高了命中率。
由于使用无壳弹,其子弹重量较北约的5.56×45毫米SS109制式步枪弹轻50%,体积也只有其43%,因此士兵可以携带更多子弹,弹匣内也可以装填更多子弹,减少重新装填次数。另外,没有抛壳口令整把枪可以左右手互换操作。